News

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(記者周圓、張辛欣)記者23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,日前印發的《國家智能制造標准體系建設指南(2024版)》提出,到2026年,制修訂100項以上國家標准與行業標准的目標。
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(记者周圆、张辛欣)记者23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,日前印发的《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2024版)》提出,到2026年,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目标。
新华社酒泉4月23日电(记者黄一宸、刘艺)“就在我们脚下这片热土,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‘东方红一号’发射成功,拉开了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。”神舟二十号乘组指令长陈冬23日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说。
陳冬即將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中首位三次飛天、兩次擔任指令長的航天員,與他同行的陳中瑞和王杰來自第三批航天員,均是首次執行飛行任務。他們在出征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。
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吴海东表示,“能源+AI”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产业、新业态和新模式,给企业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带来了变革。要推动AI技术在能源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,发展绿色生产力,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(記者杜燕飛)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產業,也是我國節能降碳的重點領域。在22日舉行的2025河鋼數字綠色低碳新品發布會上,與會嘉賓表示,當前“能源+AI”的深度融合,為鋼鐵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。鋼鐵行業要積極擁抱AI技術,推動自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,助力“雙碳”目標實現。
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 (欧阳易佳)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核事业发展的生命线。生态环境部今日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李治国表示,目前,我国国家级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立了1835个监测点,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、重要边境口岸、核设施周边以及其他重要边境地区。从监测数据看,多年来我国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。
车长波认为,现阶段,我国矿业已初步形成“资源节约-环境友好-生态修复”的绿色发展新模式。“我们在理论、规范、标准、技术方法、装备、设备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改进。比如说勘察方面,过去需要大面积深层次‘开膛破肚’式的取样,现在科技创新后,只需要在地表处取样就可达到同样效果,这样一来对地表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就降低了很多。” ...
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(歐陽易佳)核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核事業發展的生命線。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。會上,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李治國表示,目前,我國國家級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立了1835個監測點,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、重要邊境口岸、核設施周邊以及其他重要邊境地區。從監測數據看,多年來我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。
車長波認為,現階段,我國礦業已初步形成“資源節約-環境友好-生態修復”的綠色發展新模式。“我們在理論、規范、標准、技術方法、裝備、設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改進。比如說勘察方面,過去需要大面積深層次‘開膛破肚’式的取樣,現在科技創新后,隻需要在地表處取樣就可達到同樣效果,這樣一來對地表生態環境破壞的程度就降低了很多。” ...
据悉,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深水井钻完井作业量较上一个五年环比增长超74%。为加快深海油气开发,中国海油在深水、超深水、高温高压、超高温超高压等多个高技术、高难度领域开展钻完井作业,钻探了“深海一号”一期/二期工程、陵水36-1等深水气田。